平阴县委 平阴人大 平阴政府 平阴政协 平阴纪委
 · 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>>老干部园地>>学海文苑
家乡雨后的泉水(侯家赋)
来源:  发布日期:2016-08-01

      一场暴雨过后,我和几位老友相约到洪范池看泉。只见洪范池山上的泉眼都开了泉。那一股股清澈透明、喷涌而出的潺潺泉水,唱着欢快的歌声,顺着山沟,由上而下,流向四面八方,让人感到心旷神怡。看着奔腾不息的洪范池泉水,我不由得回忆起了儿时在家乡雨后看泉水的情景:

       老家和洪范池镇一山之隔,三面环山,一面环湖,有山有水,山水相连。山的下面有三股泉:立子泉、毛峪泉和鸡窝子泉。三股泉眼平时不开泉,不向外流水,可是也不干涸,始终保持着正常的水位。我们村里几千亩地的春耕春种用水、人们野外农作解渴纳凉、外出放羊、饮牛都是用这几股泉的水,真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三股泉被村民们称为“救命泉”和“母亲泉”。

       三股泉的下方连接着山下的三道沟叉。到了村东头的“螺旋窝”,三道沟叉汇在了一起,成了我们村俗称的“北沟”,据村里的老人们讲,这三道沟叉和“北沟”就是由这三股泉的多年冲刷而形成的。

       每到夏季的雨天,山上的雨水都渗透到三股泉里,三股泉开始喷涌。只见那一股股的泉水足足有水桶粗细,穿出泉眼一米多高的水柱,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,顺着山沟,倾泻而下。沟里的鹅卵石、草木都被泉水冲的到处乱滚,就连用几百斤重的大石块垒砌的堰坝,也被泉水冲的面目全非。

      大雨过后,空气清新,山清水秀。村民们最乐意的就是到“北沟”里看山水。沟的两边到处都是观看泉水流淌的人群。泉水顺着沟的走向,一弯弯、一叉叉,撒欢似的流淌着。时而有石头被冲的到处乱滚,时而有草木在水面上盘旋荡漾。村民们指指点点,评头论足,整个山沟充满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气氛。

       到泉水把沟里的尘土淤泥带走,水势小点、泉水清澈透明的时候,整个沟筒子里就成了人们欢快的天然娱乐场。大人会脱掉衣服,捡块光滑的石头躺下,任凭泉水从身上流过,让清凉的泉水冲刷掉身上的泥尘,给自己洗个天然透水澡。孩子们则三五成群、你追我赶,在水里玩起了游戏。有的拿起一只鹅卵石,猛地扔进水里,激起的浪花,溅洒到其他孩子的脸上、身上,其他孩子立即用双手掬起泉水,把水泼向他,以示回应。整个沟里到处都是人们追逐、嬉笑、玩乐、休闲的天然乐园,也充满了诗情画意,让人流连忘返。

      清清的泉水更给农家妇女带来了欢乐和方便。等到泉水水势小点的时候,妇女们则把家里的被褥、棉衣和其它衣物带到沟里去洗。那时,农家用水都是肩挑人抬,到村口的井里取水,她们舍不得在家里浪费水。沟里流淌的泉水,给她们创造了洗衣除污的绝好佳机,是她们最好的洗衣服场地。只见妇女们个个拎着大包小包,把家里积攒的脏衣物、甚至炊具全部拿上,到沟里用泉水冲洗。那时洗衣物,没有洗衣粉和洗涤剂,洗衣只好用树上结的皂角,有肥皂的就是条件好的了。妇女们在沟里选择个合适的地方,支起块石头当搓板,开始点头弓腰洗起衣物来。她们边洗边聊,不时地来回折叠,用棒槌敲打衣服。洗干净的衣服,晾晒在被泉水冲冲涮过的鹅卵石上,把整个山沟装扮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“万花筒”;此起彼伏的棒槌声和“哗哗”流淌的泉水声,伴随着妇女们的嘻笑声,好似形成一曲动听悦耳的音符,久久的回响在山沟的上空。

        家乡的泉每次开泉要历经十几天。随着日月的流逝,泉水喷用量慢慢的由大变小,最后又恢复了常态。

       在家乡观看泉水,已成为过去,也成了一个回忆。可家乡那清澈透底的泉水,始终润育着我的心田,那潺潺的流水声时时响在我的耳边。

 

·上一篇:
·下一篇:贺“渝小鲜”开业( 刘 东 军 )
版权所有:中共平阴县委老干部局  ICP备案号: 鲁ICP备05035507号
主办:中共平阴县委老干部局  地址:平阴县府前街25号  邮编:250400  电子邮箱: pylgbjyw@163.com
设计规划、开发维护:平阴县信息网络中心